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香山革命紀念地正式對外開放。黨和國家領導人專程前往瞻仰、參觀。香山革命紀念地共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一個是山下新建的革命紀念館;一個是香山公園內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雙清別墅為主體的八處革命舊址。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入香山雙清。在雙清別墅,毛澤東主席指揮了渡江戰(zhàn)役,在這里籌備了新政協(xié),籌建了新中國,在這里寫下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此次開放的八處革命舊址除了雙清別墅和來青軒,還有位于雙清別墅東側的平房——當年的中央警衛(wèi)處,當年的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地思親舍和多云亭、中共中央圖書館小白樓、香山專用電話局麗矚樓、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鎮(zhèn)芳樓和鎮(zhèn)南房。
香山雙清別墅以及周圍建筑群落,在1949年中共中央入駐前,曾經屬熊希齡創(chuàng)辦的香山慈幼院。如:鎮(zhèn)芳樓原為香山慈幼院董事會、院務會辦公地。鎮(zhèn)南房原為香山慈幼院男校教室。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機關進駐香山后,此處為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辦公居住地。
香山慈幼院利用廢棄的前清行宮香山靜宜園,于1920年建成,到1949年已經發(fā)展成一個包括萌養(yǎng)院(幼兒教育)、小學、中學、師范和職業(yè)教育等的“慈善教育集團”。
創(chuàng)辦人熊希齡,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者。他是毛主席湖南老鄉(xiāng)(出生于湖南湘西鳳凰縣),25歲(甲午年)中進士,戊戌年參與維新,被革職。后進入北洋政府,曾任國務總理(與梁啟超、張謇組閣)。離開政壇后投身教育和慈善事業(yè),除了創(chuàng)辦香山慈幼院,還擔任過世界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在1937年淞滬會戰(zhàn)中組織救助傷員和收容難民,赴香港募捐病逝,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毛澤東曾評價他:一個人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
我曾多次到雙清別墅游覽,但以上歷史也是2017年才清楚。因為解放后香山慈幼院遷到了釣魚臺北側,改名立新學校;2015年立新學校又改名為北京實驗學校;2017年我成了該校的一名學生家長。第一次參觀學校時,在小花園看到了一尊銅像,是熊希齡先生…
今年的國慶獻禮影片《決勝時刻》也將視角對準了1949年的雙清別墅,以新中國成立前夕那段歲月為背景,生動再現(xiàn)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決勝千里、領導解放戰(zhàn)爭走向全面勝利、籌建新中國的故事。在此,讓我們再次感謝熊希齡和他創(chuàng)辦的香山慈幼院,這里留下的3000多間各類房屋,為中央機關提供充足的辦公和居住空間。人民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