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3月18日電 據(jù)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去年校園槍擊事件數(shù)量創(chuàng)下紀錄,全美死于槍支暴力犯罪的人比死于交通事故的人還要多。同時,自殺已成為美國10至24歲人群第二大死因。交通意外尚可通過法律束縛,確保安全。而一項簡單措施如“槍支安全儲存法”縱然得到了美國民眾的廣泛支持,卻依舊陷入黨派政治的困境中。槍支暴力不會因黨派而有所區(qū)別,槍支暴力的激增對“紅州”與“藍州”都有影響。
校園槍支暴力所釀造的悲劇數(shù)不勝數(shù)。盡管疫情期間,學校轉為線上教學,情況也不曾好轉。
馬克·巴頓(Mark Barden)表示,約10年前,他的兒子丹尼爾在康涅狄格州紐鎮(zhèn)的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一年級教室里被槍殺。10年后,此類悲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多。在解決槍支暴力問題上,聯(lián)邦政府可謂毫無作為。
相比之下,美國學生面對槍支暴力,展現(xiàn)出華盛頓一直以來所缺乏的勇氣。佛羅里達州的一名少年通過匿名報告系統(tǒng)通知相關機構,他的朋友打算當晚自殺。因為這位少年的及時告知,機構及時地找到了他的朋友并給予幫助,現(xiàn)在這位朋友安然無事。馬克·巴頓在丹尼爾的悲劇發(fā)生之后,極力游說對槍支購買者進行全面的背景調查,防止更多的家庭因暴力而失去孩子,并忍受隨之而來的痛苦。然而,盡管該項法案得到了美國民眾的大力支持,卻仍未通過。馬克·巴頓表示,在那個時候,他意識到政府的無所作為,必須靠個人采取行動來保衛(wèi)每一個家庭。通過研究,馬克·巴頓了解到人們在想要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時候會有所異樣,通過對這些異樣跡象進行研究,便可起到預警的作用,避免暴力行為的發(fā)生。
近日,在美國特勤局避免校園槍支暴力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所有校園槍擊暴力的案件中,如果當時有人疾呼以尋求幫助,便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fā)生。由此可見,不能一味地等待黨派政治有所作為,每個人都有責任發(fā)揮自己的力量,面對有可能發(fā)生暴力的情況時,大聲疾呼,尋求幫助,拯救生命,減少槍支暴力。
全美各地的學生已走在政府的前面。議員沒有解決槍支暴力問題,但是這些學生們用自己的力量彼此支持、彼此呼應。
馬克·巴頓說,“我沒有一天不想起丹尼爾,我無法忍住淚水?!鄙5稀ず诵W的悲劇制造者早有異樣,比如,對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和獲取槍支途徑的關注、悲劇發(fā)生前幾個月日益加劇的社會孤立。他表示,如果當時有人能說些什么,他的兒子、其他19個孩子和6名教育工作者就不會死。如今,成千上萬的孩子知道了暴力的警告信號,并大聲疾呼尋求幫助。這讓他看到希望!他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減少槍支暴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呼吁要拋開黨派之爭,為公民的安全做正確的事情。他希望立法者應該以這些孩子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勇氣?!叭绻覀兊暮⒆涌梢詾檎x挺身而出,我們的政客還在等待什么?”他說。
(編譯:王曄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