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族服飾將豐富的色彩與極具風格的紋樣相結合,其別樣的美麗和高雅讓進入侗寨的人們目不暇接。如果他們走運的話,可以看見侗寨婦女們正在制作她們身上穿的帶有金屬光澤的深藍單色織物。
這種織物被稱為 “亮布”,因其工藝特殊,需要經(jīng)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制成,是侗族手工織布中閃閃發(fā)亮的典范。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幾百年來,侗族人民發(fā)展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和手工技藝,其中包括侗族大歌、木構建筑,如鼓樓和風雨橋。
侗族服飾制作技藝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走進侗寨就能看到靚麗的風景線。
侗族服飾主要由侗布制成,侗布是大自然的饋贈,用野生植物制成藍靛,染成深邃而濃郁的藍色。成品侗布和棉線都要經(jīng)過浸染。前者成為亮布,而染色后的棉線通常與白線編織成各種紋樣。
家庭紐帶
對侗族人而言,亮布具有多種含義。它是生活經(jīng)驗的體現(xiàn),也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智慧,還能幫助他們應對涼爽潮濕的天氣。它延續(xù)著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傳統(tǒng)。同時,它也是連接幾代家庭成員的紐帶。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大利侗寨村民楊勝花說:“從小,媽媽就說每個女人都要學會做侗布,不會做侗布是很不中用的一個人。”
現(xiàn)年 55 歲的她在母親楊秀英的指導下,從 12 歲左右開始學習這門手藝。她記得,這門手藝要從捻線開始,對一個小女孩來說相當難學。
“我學會了織一米,再織一米,直到我能織出和母親織的一樣長的作品。我還去山上采摘板藍根(藍靛菘根),這是準備染布的重要原料,”她說。
成品染料會加入牛皮膠漿和雞蛋清。布匹經(jīng)過浸染、捶布、晾布和涂抹雞蛋清等十多道工序后,才能變成傳統(tǒng)的侗族服飾——靛藍色侗衣,女裝帶有彩色花邊,男裝則是素色的。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胡小妹說,靛藍染料用于制作紡織品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眾多文化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其在侗布制作中的應用更是經(jīng)久不衰并得到廣泛認可。
楊勝花說,侗布的制作過程十分復雜,涉及很多步驟,每個步驟都耗時很長。她補充道:“我們做侗布就像一項工程一樣”。
她說,她的母親對制作過程要求嚴格?!八矚g讓布料染色的時間比平時長,這樣才能染出真正的深藍色。然后,你必須上漿、捶打、染色、晾干、再捶打……我只記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這些步驟?!?/p>
“一旦你犯了一個錯誤,你就會犯更多的錯誤,”楊勝花說:“這真的很令人沮喪,因為你需要從頭開始,集中精力,小心謹慎,避免再次犯錯?!?/p>
胡小妹說,捶打布匹是為了壓平外層的棉線,這樣棉線之間就沒有空隙,結構也更緊密。
“侗族以種植水稻為生。他們需要像亮布這樣又厚又緊的布料,以保護他們在山上耕作時不受灌木叢的傷害,”她說。
楊勝花說,她還學會了制作腰帶和頭帕,以及刺繡和花邊。她補充道:“我們靠雙手做衣服,自給自足?!?/p>
在侗寨,傳統(tǒng)習俗中母親會把亮布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女兒,而女兒分娩后,當外婆了則通常會送織有花紋的背兒帶。
她說:“只有最親的人才送?!?/p>
古藝新生
楊勝花婚后因為忙于家務、農(nóng)活和撫養(yǎng)兒孫,越來越?jīng)]有時間織布。
后來有一天,一位設計師改變了一切。
出生于臺灣的設計師周貞徵與兩位曾在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習的朋友在北京有一間工作室,2015 年秋天,她在一次出差中第一次來到大利侗寨,剛好看到村民們正在采集板藍根,并將其浸泡在染缸里制作藍靛。
周貞徵被他們的毅力所吸引,在工業(yè)化時代,織布是侗族保持傳統(tǒng)風貌的方式之一。
“傳統(tǒng)制作侗布其實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情,”周貞徵說:“捻線、繞線、整經(jīng),上織布機上扣開始織出白匹布,再浸到藍靛的缸里面去染布,一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完成一匹面料”
受此啟發(fā),她創(chuàng)辦了Dousa婦女合作社,讓大利侗寨的婦女們不僅能繼承傳統(tǒng)工藝,還能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
“我們從來不覺得傳統(tǒng)跟現(xiàn)代是對立的關系?,F(xiàn)代的總有一天也會成為傳統(tǒng)?!?/p>
楊勝花也報名參加了合作社的課程,她說這讓她再次體驗到了布藝制作的樂趣。
“這門手藝是外婆傳給我母親再傳給我的。過去,因為我母親和她母親都會做侗布,所以我被告知也要學做侗布,而且我不想做無用之人,”她說,“現(xiàn)在,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因為這是我們傳統(tǒng)和文化的一部分?!?/p>
“我在村里有個小攤,向游客出售手工紡織品,圖案都是我自己設計的。這是普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方式,讓它找到新的生命力并得到傳承?!?/p>
周貞徵說,城市居民也可以使用侗布。它可以做成抱枕、布藝玩意和抽紙巾盒等日常用品。
2017年,她帶著大利侗寨合作社的侗布參加了北京國際設計周。
“我覺得侗布融入時裝是很自然的延展跟演變,就像迪奧將侗族的挑花布運用到其時裝系列里,可以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侗族的傳統(tǒng)工藝。”周貞徵說。
她指的是在迪奧巴黎工作室展出的幾套服裝,在迪奧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瑪麗亞-格拉茲亞-奇烏里的指導下,巧妙地將經(jīng)典米藍色幾何圖案的侗族提花布與高級定制時裝的精美廓形相結合,呈現(xiàn)出高品質(zhì)和現(xiàn)代感。
迪奧認為,這種東方傳統(tǒng)與西方設計的結合,是為了將人們與大利侗寨勤勞的婦女聯(lián)系起來,她們共同織布、染色,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紋樣,而這些紋樣都來自于大自然,來自于她們?nèi)粘I钪械奈锲泛蛣游铩?/p>
楊勝花表示對侗布傳承和發(fā)展感到欣慰。
她說:“當我看到每一輪染色后顏色變得更深、更漂亮時,我就很高興?!?/p>
“完成一塊布就像完成一份禮物,它來自大自然,來自我們的文化。”(記者林琦編譯 楊旭彤)
原文見7月29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香港版17版。
英文鏈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407/29/AP66a6dddda31066523d47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