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關鍵在人,基礎是教育。北京郵電大學與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相隔千山萬水,2012年,因結(jié)對幫扶緊緊相連。
12年來,北京郵電大學不斷地將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輸送到長順。這條教育幫扶之路,彰顯了教育的力量和溫暖,充滿了希望和愛,如同一盞明燈,照亮長順學子的成長之路,也為長順教育事業(yè)注入了蓬勃的發(fā)展動力。
今年4月,北京郵電大學“紅雁助學”智慧云上普通話教學課堂走進長順縣第三小學,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為該校六年級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古詩詞課。
長順縣第三小學學生姚梓萱開心地說:“平時我們沒有機會見到北京名校的哥哥姐姐,現(xiàn)在他們通過‘紅雁助學’平臺給我們線上上課,感覺非常親切,我也很喜歡這種全新的上課方式?!?/p>
據(jù)悉,“紅雁助學”項目是由北京郵電大學利用自身信息技術學科優(yōu)勢,以鄉(xiāng)村教育為著力點,自主研發(fā)“研究生支教團+智慧云上支教平臺”的新型教育幫扶方案,打造免費的鄉(xiāng)村一對一視頻助學平臺,以“線上與線下”和“學科與思政”組合拳,解決鄉(xiāng)村學子課后問題無人講解、鄉(xiāng)村教育只夠解決“溫飽”等痛點問題,為長順縣的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提供支撐。
該項目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和多學段遠程助學志愿者社團,打造智慧型鄉(xiāng)村教育振興新范式。研究生支教團在學校進行流動授課,盡可能覆蓋更多學生。在延時輔導課或晚自習上,學生使用“紅雁助學”定制終端獲取來自志愿者教師的一對一視頻輔導,在不同時間段開展“隨拍隨學”“隨學即會”“學會即走”的線上助學服務,讓學生“學得會、學得懂”。
同時,依托高校大學生暑期實踐計劃開展“課后輔導”“暑期培訓”等服務,讓鄉(xiāng)村學子在家自行安裝“紅雁助學”手機軟件隨時隨地獲得助學教師的一對一輔導,從而保障學習中的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最開始其實是我們中心支教的同學班上有一個心臟病患兒,他沒法去學校上課,我們就給了他一個‘紅雁助學’平板來學習,后來發(fā)現(xiàn)整個長順都需要?!闭劶啊凹t雁助學”項目的初衷,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師、校團委科創(chuàng)實踐部副部長陳科良如是說。
目前,該項目累計投入200萬元用于平臺研發(fā)、志愿團培養(yǎng)、終端設備捐贈,已吸納教師志愿者200余人,覆蓋長順縣核子小學、長順三小、羅湖希望小學、長順四中等數(shù)10所學校,輔導學生10000余人,累計服務50000余次,超過72%的學生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
近年來,北京郵電大學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家定點幫扶政策,圍繞“長順所需、北郵所能”,引導學??萍?、人才、教育等資源優(yōu)化配置,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幫扶之路。
2016年以來,學校共計派駐掛職干部7人,投入幫扶資金1455.23萬元,引進幫扶資金9409.26萬元,幫助建設鼓揚鎮(zhèn)第三幼兒園綜合樓、全縣31所中小學興趣教育課程、全縣幼兒園教具采購、敦操鄉(xiāng)第二幼兒園等項目;培訓基層干部、中小學教師等8579人次,購買和幫助銷售長順縣農(nóng)產(chǎn)品共計13031.08萬元,幫助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1個。(龍再剛|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